11月4日至7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委员代表、24级通信工程专业刘静雨同学随我校代表团参加了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并被评选为“全国百佳心理委员”。这次以"拓展全球交流,提升朋辈技能"为主题的盛会,为通信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专业特长、促进学科融合的重要平台。

在开幕式现场,广东工业大学文化活动中心演艺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的千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当阿卡贝拉纯人声演唱响起时,深刻感受到艺术与心理融合的魅力。这场为期四天的会议包含10个平行分论坛、5场专题工作坊和3场主题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交流机会。
在11月5日的"心委慕课与朋辈慕课制作"分论坛上,刘静雨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知识,提出了基于5G技术的心理支持平台优化方案。她指出:"现代通信技术可以为心理健康服务带来革命性改变,比如利用低延迟视频传输提升远程心理辅导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加强心理危机预防。"这一创新观点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次日的"全国百名心理委员风采展示"分论坛上,刘静雨详细介绍了在通信工程专业24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特色实践。这些创新活动充分体现了通信学子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4日晚的专题培训中,Anne Ford教授关于朋辈辅导核心价值的讲解,让刘静雨联想到通信工程中的信号传输原理。她发现,有效的朋辈支持与通信系统一样,都需要建立清晰的编码、传输和解码过程。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为她在后续会议中的学习提供了独特视角。
通过此次参会经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将在多个方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学院计划开设"通信技术与心理健康"特色选修课,将现代通信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同时,学院将优化基于通信技术的心理支持系统,加强心理委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智能心理服务产品。刘静雨表示:"这次会议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我们将继续探索通信技术与心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更加智能化的校园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为通信学院的学子提供了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也为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通信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通信人才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未来,通信学院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心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构建智慧校园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贡献专业力量。这种跨学科的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通信学子的专业素养,更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