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成为关注热点。3月3日-3月5日,通信学院团委按照校团委相关活动安排,组织学院青年收看由中国科学报社开展的“两会科教新观察”AI主题系列直播。
期间,专家们围绕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讲述了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服务科研、赋能制造业科学研究发挥的显著效能,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通用大模型推动科学研究、场景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企业通过训练获得多参数、多模态、复杂过程的智能化模型,实现AI精准控制和智能决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能动力。
电信工程专业李鑫瑞表示,在智能开采中,大量的传感器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这对通信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许AI能够优化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和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智能决策和控制。所以,积极探索AI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将是我们未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何雪宁表示,作为通信学院的一员,这次直播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我们应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潮流,将其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探索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场以AI为主题的直播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为学生呈现了AI领域的多元景观,展现了AI算力惊人的成长速度。直播中,专家们从AI技术的前沿突破到其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全方位讲述了AI带来的改变,分析了未来的职业素养需求,深刻解读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和生动案例,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AI的无限潜力和魅力。
物联网专业孔维涵表示,AI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雨课堂被引入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智能多样化,丰富了我们的上课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要积极拥抱科技,也要关注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为推动 AI 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电信专业刘茹玥表示,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已初显威力,未来有望为各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我们大学生要持续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态,期待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和改变 。
通过此次活动的参与和学习,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了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未来科技,在洞察发展趋势中找准就业优势,在提升科学素养中激活创新引擎,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培养具备AI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