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官方站点

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手机版。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感谢每一份温暖的力量!

  • 2024-12-05
  • 3852
  • 嘉轩

有一群人

用一颗奉献之心

将爱与温暖传递

他们有着专属的“红马甲”名片

还有着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今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发布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主题——“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


国际志愿者日的由来

国际志愿者日(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是为了纪念和推进志愿服务事业而设定的日子。这个节日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重建工作,各国志愿者开始参与义务服务,他们在重新建设家园、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鼓励这种行为,1985年的联合国第40届代表大会通过了决议,自1986年起将每年的12月5日设定为“国际志愿者日”。


什么是志愿精神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崇高而无私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情怀,它深刻体现了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进步。这种精神的核心在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中国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核心。


“奉献”,意味着志愿者们愿意无偿地付出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不求回报地服务于社会和他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将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温暖人心的社会正能量。


“友爱”是志愿者精神的另一重要方面,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与相互尊重。志愿者们以友善的态度和包容的心胸,搭建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传递着爱与关怀,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互助”则体现了志愿者精神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力量。他们相信,通过互助合作,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进步”是志愿者精神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志愿者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寻求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志愿服务方式,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展望:

在这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国际志愿者日,我们不仅庆祝那些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照亮他人生活的志愿者们的非凡贡献,更是一个契机,邀请每一位心怀善意、渴望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你,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让我们携手并肩,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爱与希望的光芒穿透每一个角落。

在此特别列出通信学院在志愿服务时长有杰出贡献的20名同学,希望大家继续彰显通院青年志愿者的风采。

 

 

 2102

李凯平

物联网2202

 

 2102

王旌廷

 2201

魏明博

 2205

董思源

 2206

瞿铭阳

 2201

段阳阳

 2101

 

 2201

任文力

 2202

张梦妍

 2202

陈露洁

 2201

张舒童

 2203

吕光泽

 2206

闫佳乐

 2102

贺汶佳

 2201

任家豪

 2104

罗洋洋

 2102

王辰冰

 2206

徐子杰

物联网2202

蔡雪晴